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打开新闻,各种女性维护自己“权利”的新闻扑面而来。
四川大学研究生张薇,在地铁上质疑一中年男子“偷拍”她。
结果,在乘务员见证下检查了男子手机,发现根本就没有她张小姐的照片。
本来误解人家,自己理亏,人家不追究责任已经算是很好的结果了。
但张薇却还是把中年男子的照片发到了网上,并配上了一句话:
8号线猥琐男!
令人吃惊的不仅仅是这件事情本身,而且也是她神奇的逻辑:
难道我的权益没有受到侵害我就不用去维权了吗?
非要等发生什么我才能说什么吗?
如果他真的没有偷拍,那为什么他没有为自己发声?
四川大学没有说我什么,说明我没错!
我一个研究生,需要你们教我吗?有本事你们上个研究生再教我吧!
这件事情最终会怎么处理我们并不清楚,但从张薇的言谈和逻辑之中,能感受到一股浓重的“女权风”。
尖锐的权利意识,习惯性地强调性别对抗逻辑,以及性别身份的优越感。
都不难看出新闻专业研究生的她很熟悉“女权”的套路。
跟这个剧情有点像的,还有杭州师院的“女生误以为偷拍事件”,这几天也闹得沸沸扬扬。
在相关新闻下面,到处都是“男女对立”的激辩。
除此之外,还有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的几个女生。
她们几个人本来正在霸凌一个同班女同学。
结果被一个男生路见不平管了闲事。
于是,这几个女生就开始疯狂对管闲事的男生各种输出。
横眉冷对,指责谩骂,甚至威胁他不能离开。
这些还不算,更让人惊诧的是这个本来嚣张跋扈的女生,居然能在老师到来的时候,瞬间变脸,连哭带诉地向老师告状:
自己乖巧弱小的女生,被一个男的如此欺负!
如果不是有视频知道前因后果,还真是会被这个哭得梨花带雨的女生骗了。
一般人还真可能会陷入到“男生欺负女生”剧情之中。
还有前不久的山东临沂。
一个年轻的女孩儿在街上当众殴打一个开三轮的妇女。
其中一个穿白衣服的男子看不下去上前劝阻,结果却反被女孩甩了一巴掌。
白衣男子见状,毫不留情地狠踹了女孩一脚,将她制服,并拨打电话报警。
随后又出现了一位穿绿衣服的女子,谴责这位男子打女孩。
这时候在旁边围观“女孩儿殴打他人良久但未发声”的绿衣服女子忽然走了出来,开始怒吼:
你一大男人!欺负小女生!
看着最近这些新闻,真的第一次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是:
浓烈的极端女权风。
02
女权主义,最初是一个积极进步的政治运动概念,被称为20世纪西方民主化运动的重要成果。
最早的“女权运动”起源于法国。
因为当时法国的妇女和男性一样,她们全程参与到了浩浩荡荡的法国大革命之中。
她们和男性一样,手持武器流血攻克了巴士底监狱,也参加到了保卫巴黎和进攻凡尔赛的残酷斗争中,在法国大革命中流血牺牲贡献了力量。
随着女性的力量和贡献得到展现,社会对女性的认可程度日益提升,1791年9月,女权运动领袖奥兰普·德古热宣布了一份文件:
《女权宣言》。
这一文件出台标志着“女权运动”正式成为一项政治化的运动。
在随后的一百多年时间发展里,女权运动在“两性平等”的目标中几经变化:
从要求受读书受教育,到要求财产和行动权利,再到社会就业平等等等,反映了女性随着社会进步要求平等的诉求。
女权主义带来的社会进步显而易见,最终成为了近现代社会理论,尤其是二十世纪后期社会思想体系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那么,“女权运动”的力量是不是超越了社会客观条件存在的一种超越性力量?
作为英国最著名的女权运动研究者之一,西尔维亚·沃尔拜给出了“否定性结果”。
在1990年和1997年,她分别撰写了两本受到主流研究认可的著作——《父权制理论》)与《性别的转型》,并从中提出了著名的“性别体制”论。
这一论点认为:
女权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父权制从以家庭为主到以公领域为主的转型。当转型日渐完善,在经济、文化领域,女性就业与教育地位显著上升。在政治领域, 她们成为政治体制的合法参与者。
简而言之,女权的发展实际上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和结果。
这一论断,符合女权运动自兴起到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百多年时间里的发展现实。
这被称为女权运动的“第一波”发展。
03
但“女权运动”很快进入到了第二波。
在这一波女权运动中,女权主义者以抗议者的身份走入公共空间,用激进、大张旗鼓的方式为自己的诉求发声,并得以作为游说团体进入政治议程。
进入第二波发展的女权运动,把激进、尖锐、抗争性强、非体制化等标签,变成了自己的代名词。(参考共青团“412事件”)
面对女权运动的新发展特征,沃尔拜也不得不承认:
并非所有的女性个体的地位提升,都指向女权主义的目标。
她们想要的已经不再是之前女性抗争的“平等”,而是更高级、更特殊的权利需求。
然而,她们并不愿意承认,超越“平等”的权利,本质上就变成了“特权”。
而这种“特权意识”,其表现就是今天备受诟病的“极端女权”。
诸如:“我是女生,男生就应该照顾我”;
“一定要嫁给一个把自己当女儿宠的男人”;
“看他爱不爱你,就看他给你花了多少钱”;
除了各种挑起性别对立的恶毒的言论,还有一些“极端女权”色彩明显的活动。
诸如,近年来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占领男厕所”;
“免费向农民工提供性服务”;
为抗议性骚扰而举行的行为艺术“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等活动。
更有甚者,有人开始利用“女权”做政治文章。
这些“极端女权”言论和行动的出现,已经说明女权运动生病了。
04
生病的“女权运动”如果不及时改正,就必然会走向死亡。
1905年,受西方革命思想影响,俄罗女性成立了“全俄妇女平权联合会”(简称“联合会”),开始的目标也很明确。
在“联合会”的章程中开篇就写到:
目标是促进普遍的政治解放,努力争取妇女与男性的平等权利。
随着革命的成功,“联合会”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也随之陷入到了“极端”。
社会舆论开始指责“联合会”在制造性别对立,蓄意挑起性别战争。
就连“联合会”的重要领导人物卡里马诺维奇都在回忆录里写道:
我开始对女权主义者感到恐惧,她们本质上是想向男人开战。
走向极端的俄国女权运动组织者,甚至开始组建像西方国家一样的独立妇女政党,“俄国妇女进步党”。
该党派目的是分化和对抗男性主导的社会政治格局。
但是这样的目标显然开始偏离既定的“平等”追求,而陷入到了“特权”的误区,很快就遭受了俄国政府无情的打击。
更值得借鉴的还有日本。
二战之后的日本依靠美国获得了新生,所以在制度和思想上也全面学习美国。
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来自美国的女权运动在日本也很是盛行。
由于经济发展的确实不错,当时日本女性不仅可以工作,而且还是各大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当时日本正值经济巅峰期,各大企业急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只要你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无论男女,刚刚毕业,平均就会收到2.86份offer,找不到工作在那个时代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
经济地位提升的日本女性也极大刺激了日本女权运动的高涨。
举个栗子或许很能说明问题:
当时日本女性的恋爱普遍崇尚“三个钱包”:
车夫、饭票、ATM!
也就是说,一个日本女性出去逛街最少要有三个男人跟着:
一个负责打车,一个负责请客吃饭,另一个负责购物消费!
否则,这对一个女性来说就是不尊重,就是赤裸裸的侮辱。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三个人还都不可能最终成为这个女性的人生伴侣。
因为女性还有权利另外再寻找一个适合结婚的优秀男性,作为自己的“本命”。
而在“女权意识”激增的年代,一个男人想追求一个日本女性,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最起码的诚意是:
请女性吃饭基本都5万日元(以现在汇率换算约为人民币2652元)起步,小礼物没个4万日元都拿不出手。过一个平安夜基本40万日元(以现在汇率换算约为2万多元)就没了。
而当时日本普通打工人的月薪,只有30万日元(以现在汇率换算约为1.5万元)。
然而,这些事情在女权运动高涨的时代,没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
甚至连当时的杂志,都在到处介绍如何通过买送礼物博得女性欢心。
你以为这样的“女权”高度就够了吗?
远远不是!
在日本女权运动一路高歌的进击之下,日本“女权”更进一步。
她们开始主张女性也能创造美好生活,所以要追求“自由”,不跟“臭男人”结婚,婚姻是对女性的压榨;
男领导给女下属发邮件,是职场性骚扰;
男同事看了女同事一眼,是心怀不轨;
男性只要与女性发生身体接触,就是猥亵……
随着日本女权的不断扩大,一些女权主义者开始有了天然的优越感,并对男性产生歧视。
甚至认为男性是“低等动物”。
逐渐地,日本社会中开始弥漫危机,两性开始走向对立。
但是,物极必反,尤其是2000年之后,日本经济遭遇发展危机,职场人员需求下滑,男女在职场产生严重内卷。
男性因为更加能承受高压力的工作,在职场内卷中获胜,大量女性在职场内卷中,失去了工作岗位。
失去经济优势的日本女性,再也无法保持之前的“女权”要求,开始变得狼狈不堪。
日本女性在过去三十多年的过高要求,造成日本社会认定了“女性职场成本高”。于是,大量女性从职场被驱逐。
而深受“两性对抗”困扰的一部分男性,开始选择躺平:
既然生活这么难,那我就不谈恋爱不结婚了,这样也不会落一个“用婚姻压榨女性”的罪名。
这直接导致日本女权运动死亡。
大量日本推崇“女权”的女性,不得不倒退成为家庭生活中男性的附庸。
05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主张和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
追求平等的女权运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拿“女权”当“特权”,刻意制造性别焦虑和性别对抗的人,不可避免会成为“女权”的掘墓人。
因为,社会大众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大众的平等”。
而不是性别的特权。
美国作为近现代“极端女权”思想的始作俑者,现在陷入到巨大的社会认同危机之中头疼不已。
实际上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敲响了警钟:
尊重女性权利,但也要对极端女权保持警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