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红网时刻新闻2月3日讯(实习生 杨怡晴)正月初十傍晚,正准备下班的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季永侠突然收到一个紧急案例。
护士介绍说,一名16岁学生特意从外市赶来,求医多地无果,正月初九下午来到了心理科,一直未能排上号。听到这,季永侠担心对方情况不妙,决定立刻接诊。
患者自述,他在新冠康复两周后出现痛觉缺失或减退。但经过检查,身体一切正常。来省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时,她才在神经内科医生的建议下挂了临床心理科。
感染新冠后,确实会出现感觉迟钝的现象,但不可能康复两周后“突然出现”。当下,季永侠心中了然,对方可能患有一种躯体形式障碍——疑病性神经症,俗称“疑病症”。
这并非个例,“‘新十条’出台之后来临床心理科问诊的人数持续增加,问诊后,我们发现患者基本都有‘阳康’的经历,两者的相关性非常明显。”季永侠解释道。在问诊过程中,医生也开始有意识地询问对方“是不是‘阳’过”。
这些人员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由于过度担心引发的“疑病症”;第二类,“阳康”之后,由于失眠、疲惫引发的焦躁症状;第三类,本身就有心理疾病,在此之前病情已得到控制、情绪稳定,但病情出现了反复、加重现象。
“阳康”诱发的心理障碍,主要通过认知教育与生活指导进行引导,极少数人需要药物辅助治疗。季永侠解释道,“我们首先会反复告知其正确信息、告诉他们怎么做,包括‘新冠’的病程与影响以及预防、治疗措施等等。大概三周后,建议患者适当运动,走一走、动一动,四周后就可以尝试慢跑、强度稍大的运动。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相比于后两者类型,季永侠着重强调了第一类人员。他们具有明显的躯体忧虑障碍,这一方面来源于对自身的过度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过载问题,“他接触了太多相关信息,以至于开始胡思乱想,自己吓自己。”季永侠说道。
季永侠建议,“阳没阳”都要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同时要正确地认知、正确地治疗“新冠”,过滤负面信息、错误信息、猎奇信息,放松的心情更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原标题:“阳康”之后,你的心理康复了吗?
关键词: 人民医院